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辽宁省东港市三带喙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
靳建超1,2,孟凤霞2,苏建亚1,刘起勇2,3,丁俊4,王树诚4,陈哲5,褚发军5
摘要1418)      PDF (418KB)(1188)   

目的 研究辽宁省东港市三带喙库蚊幼虫和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了解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探讨我国三带喙库蚊幼虫和成蚊间的抗药性关系,为该蚊的化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在三带喙库蚊的发生高峰期,大量采集野外三带喙库蚊成蚊,用小白鼠供血获得子一代为试虫。用WHO推荐的浸渍法、药膜接触法,分别测定三带喙库蚊幼虫和成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获得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LC50及其95%置信限(95%CI)、成蚊的击倒率和死亡率,比较其抗药性程度。结果 三带喙库蚊幼虫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的LC50及其95%CI分别为0.002 098(0.001 575~0.002 866)、0.013 80(0.011 43~0.016 64)和0.016 51(0.014 00~0.019 49)mg/L,敌敌畏、双硫磷和杀螟硫磷LC50及其95%CI分别为25.3479(21.4949~28.3828)、48.3763(31.7172~92.4088)和0.1685(0.1085~0.2679)mg/L,仲丁威的LC50及其95%CI为0.2874(0.1803~0.4268)mg/L。与已发表文献的敏感品系比较,三带喙库蚊幼虫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5.3、2.3和3.3倍,对敌敌畏、双硫磷和杀螟硫磷的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396.1、40 313.6和34.0倍;三带喙库蚊成虫对0.05%溴氰菊酯(接触1 h)、0.25%氯菊酯(3 h)、1%杀螟硫磷(1 h)24 h后的死亡率分别为15.9%、27.7%和8.2%。结论 辽宁省东港市的三带喙库蚊幼虫对有机磷产生了极高抗药性,对拟除虫菊酯处于低抗水平,但是成虫对溴氰菊酯、氯菊酯和杀螟硫磷具有较高的抗药性,针对拟除虫菊酯三带喙库蚊幼虫和成蚊的抗药性表现不同。

2010, 21 (3): 188-191.
辽宁省北部城市白纹伊蚊分布调查
王树诚; 丁俊; 张稷博; 王晓莉; 刘成模; 韩来顺
摘要1086)     
目的查清白纹伊蚊在辽宁省北部城市的孳生、分布情况。方法蚊幼虫调查采用容器法结合诱卵器法;成蚊调查采用人诱法。结果仅朝阳市有白纹伊蚊分布,幼虫密度容器指数13.54%,房屋指数3.24%,布雷图指数0.53;成蚊密度最高为11.0只/人工小时。结论截止到本次调查,白纹伊蚊在辽宁省仅朝阳市和大连市有分布,其分布的西北边界是朝阳市;辽宁省白纹伊蚊的主要来源是外部输入;白纹伊蚊在辽宁省能否越冬有待进一步研究。
2009, 21 (3): 191-192.
辽宁省北部城市白纹伊蚊分布调查
王树诚1,丁俊1,张稷博1,王晓莉2,刘成模3,韩来顺4
摘要1326)      PDF (286KB)(1036)   

【摘要】 目的 查清白纹伊蚊在辽宁省北部城市的孳生、分布情况。方法 蚊幼虫调查采用容器法结合诱卵器法;成蚊调查采用人诱法。结果 仅朝阳市有白纹伊蚊分布,幼虫密度容器指数13.54%,房屋指数3.24%,布雷图指数0.53;成蚊密度最高为11.0只/人工小时。结论 截止到本次调查,白纹伊蚊在辽宁省仅朝阳市和大连市有分布,其分布的西北边界是朝阳市;辽宁省白纹伊蚊的主要来源是外部输入;白纹伊蚊在辽宁省能否越冬有待进一步研究。

2009, 20 (3): 191-192.
辽宁省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调查
刘丹红;杨德香;邢丽;王树诚
摘要1170)      PDF (69KB)(784)   
目的:了解辽宁省德国小蠊6个野外品系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6个野外品系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在1.91~3.50和1.85~2.75之间;对敌敌畏和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在1.79~4.63和1.14~1.65之间。结论:6个野外品系除朝阳品系外皆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对残杀威尚处敏感水平;大连、辽阳品系对敌敌畏已产生抗药性。
避蚊胺包结化合物的研制及其生物效能评价
张稷博;关玉辉;邢丽;王树诚
摘要1154)      PDF (76KB)(786)   
目的:采用包结化合物制作技术,试制缓释驱避剂。方法:用饱和水溶液法制作避蚊胺包结化合物;按GB7919-87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按GB/T17322.10-1998进行人体驱蚊试验。结果:避蚊胺包结化合物对大白鼠急性经口LD 50>5000mg/kg,急性经皮LD 50>3000mg/kg,对家兔的皮肤和眼睛无刺激;20%避蚊胺包结化合物对人体有效保护时间(6.2±0.45)h。结论:避蚊胺包结化合物无急性毒副作用,对光、热的稳定性增强,缓释作用明显。
辽宁省家蝇抗药性研究
刘丹红; 关玉辉; 王树诚
摘要1125)      PDF (78KB)(682)   
目的:了解辽宁省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方法:常规点滴法。结果:在供试的4种杀虫剂中,以溴氰菊酯的抗药性最为突出,4地家蝇对该杀虫剂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18.3、59.7、34.7和12.8;以下依次为顺式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和敌敌畏,抗性系数分别为38.2、28.7、24.5、14.2和48.7、29.2、21.4、14.8以及26.6、22.5、20.7、16.8。结论:4地家蝇对供试的4种杀虫剂已产生严重抗药性。
DDVP微胶囊制剂的研制及其持效性观察
张稷博1; 王树诚1; 温克明2; 王剑飞3
摘要1110)      PDF (80KB)(706)   
目的:研制DDVP微胶囊制剂,观察其持效性。方法:(1)以DDVP原油、阿拉伯胶、明胶、聚乙烯醇5000为主要材料,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制剂;(2)以淡色库蚊Ⅳ龄初幼虫为试虫,采用浸液法进行微胶囊制剂持效性观察。结果:1ppm高剂量组从第10d、0.1ppm低剂量组从第5d起,微胶囊制剂的杀虫效果明显高于乳剂。结论:微胶囊制剂杀虫持效明显高于普通乳剂,药物稳定性增强。
辽宁省淡色库蚊抗药性研究
王树诚1; 刘丹红1; 邢丽1; 杨德香1; 赵桂荣2
摘要1186)      PDF (83KB)(666)   
目的:探讨辽宁省不同地区淡色库蚊的抗药性状况,以期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淡色库蚊幼虫的LC 50。结果:各地试虫对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有差异,采自朝阳、盘锦者对溴氰菊酯和敌敌畏较敏感,采自阜新、营口者具一定抗药性,二者对三氯杀虫酯的敏感性相差6倍。结论:抗药性的产生与用药史和使用频度有关;对溴氰菊酯应控制使用,不同地区对敌敌畏可区别使用。
辽宁省家蝇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动态及其防治对策
刘丹红; 王树诚; 王辑成; 邢丽; 杨德香; 张放; 李维贤
摘要1254)      PDF (783KB)(499)   
本文总结了1986~1994年辽宁省部分代表性地区家蝇对溴氰菊酯的抗性监测结果,显示1988年之前抗性发展较为平缓;到1990年,占调查总数80%地区的家蝇达到高抗水平;1993年,所有调查地区的家蝇均达到高抗水平,其中50%地区的家蝇达到最高抗水平;1994年,占调查总数80%地区的家蝇达到最高抗水平,其中锦州地区家蝇相对抗性达667倍。同时比较了调查地区家蝇对顺式氯氰菊酯的抗性状况,表明1990~1994年间的抗性增长了7倍多,并有向更高水平发展的趋势。据此,提出了延缓家蝇抗性发展的相应对策。
辽河油田地区应用驱避剂防蚊的研究
王树诚; 刘丹红; 王辑诚; 李维贤; 李家才; 叶连新; 赵连德; 何新生; 刘志荣; 刘红梅; 李剑平
摘要1111)      PDF (635KB)(647)   
本文报告了7种驱避剂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的驱蚊效果;其中效果最好的驱蚊蠓露在野外作业的油田工人中应用。从实验室到现场,驱蚊蠓露的驱蚊效果都明显好于其他所试药剂,实验室对白纹伊蚊的有效时间在5h以上,在现场对背点伊蚊、中华按蚊、凶小库蚊和刺扰伊蚊的有效时间为6h。驱蚊蠓露的应用调查表明,此药的有效时间为4~7h,对皮肤无骚痒、经肿和灼烧感等不良反应,有推广使用价值。